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11月15日发布《关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其中,产品范围覆盖各品类玻纤及相关制品。
同日,商务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密码局发布2024年第51号公告,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以下简称《清单》),自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具备“比模量大于等于3.18×106m”及“比抗拉强度大于等于7.62×104m”两种特性的玻璃“纤维或纤丝材料”,将被纳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
2023-2024年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量统计(万吨)

玻璃纤维,对于出口存在较高的依存度,2023年玻璃纤维出口依存度达到17%,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玻纤及其制品出口数量161.88万吨,同比增长13.3%;出口金额22.64亿美元,同比增长2.3%;出口均价约1400美元/吨,同比下滑9.5%。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官网,当前一般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3%,以此测算前三季度玻纤及其制品出口增值税计税金额约为20.04亿美元,退税额约2.60亿美元,单吨退税额约160.61美元。以前三季度玻纤及制品出口计税额为基数,若退税率由13%下调至9%,则玻纤行业总体利润将减少0.80亿美元,单吨利润减少49.42美元。由此来看,出口退税减少将导致国内玻纤企业出口利润整体承压,在经历前期行业底部后,现阶段玻纤企业协同提升,或可能通过主动提价来弥补退税减少带来的利润损失。本次出口退税率下调对国内玻纤出口虽有不利影响,但国内头部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仍较为突出。另外,国内头部企业多年来高度重视海外拓展和布局,部分已发展成国际化领先龙头。比如,中国巨石,拥有浙江桐乡、江西九江、四川成都、江苏淮安、埃及苏伊士、美国南卡六大生产基地,已建成玻璃纤维大型池窑拉丝生产线20多条,玻纤年产能逾260万吨,已设立巨石美国、加拿大、南非、法国、意大利等十多家海外销售公司。
巨石埃及公司
国内方面,今年以来行业供需格局逐步改善,三季度行业库存虽有所提升,但仍相对可控,产品价格短期或仍以稳为主。在经历前期行业底部后,现阶段行业自律协同提升,明年行业计划新增产能相对较少,且头部企业亦有冷修计划。展望来看,来自风电、汽车等领域的下游需求改善预期向好,行业供需格局动态平衡有望保持,景气度或将持续修复。当前出口成本增加,而国内最大的需求建筑建材领域,已进入了存量库存消化时期,或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玻纤行业继续增加交通运输、电子电器、风电等领域的发展。
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也在文章中提到,本次出口退税调减,同时加强两用物项出口管制,虽然短期内会对出口企业盈利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将更多企业引导回主营业务轨道,积极面对当前面临的同质化竞争问题,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着眼当下,积极畅通国内大循环,做大做强国内市场。重点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快塑造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企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尽快走出内卷漩涡,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是根据中信证券、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等文章报道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