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科林·凯拉赫的报道,欧文斯·科宁(OC)已与印度的Praana集团签署协议,以75500万美元的企业价值出售其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业务,其中包括6800万美元的贵金属租赁。被剥离业务隶属于欧文斯·科宁复合材料部门,主要从事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风电能源、基础设施、工业制造、交通运输及消费品领域。该业务2024年营收约11亿美元,全球12个国家设有18个生产基地,员工总数约4000人。欧文斯·科宁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业务的退出,并非毫无征兆……
2024年2月9日,美国欧文斯·科宁公司宣布,公司已决定审议其全球玻纤增强材料业务的战略替换,作为加强其建筑和建设材料地位的转型计划的一部分。这个拟替换玻纤增强材料业务的决定与公司专注于建筑和建设材料的战略相一致。公司正在考虑一系列选择,包括可能的出售、剥离或其他战略选择。
2022年底欧文斯·科宁决定退出俄罗斯市场,并宣布已将其在该国的业务出售给俄罗斯碳纤维和纤维制品生产商Umatex(俄罗斯国内最大碳纤维制造商、全球十大碳纤维生产企业)。该交易包括两个制造业务:位于Gous Khroustalny的复合材料制造厂和位于Tver/Izoplit的绝缘材料制造厂。
欧文斯·科宁(OC)成立于1938年,是玻璃纤维生产技术的发明者,也是世界建筑材料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领域的领先者,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市。
曾经的全球玻纤三大巨头是美国OC、法国圣戈班和美国PPG。产能一度位居全球第二的法国圣戈班公司,2007年便将玻纤业务出售给行业鼻祖欧文斯·科宁,退出玻璃纤维市场。PPG则从2016年开始分批次向日本企业电气硝子(NEG)出售玻璃纤维业务,于2017年彻底退出了此领域。
作为玻璃纤维的鼻祖,欧文斯·科宁为何也不玩了?
圣戈班退出的时候曾说过,生产成本比不过同行,特别是中国玻纤产能发展太快,在友商成本优势的碾压下,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既然迟早要退,晚退不如早退。
OC面临同样的困境,或许也有同样的考虑。
就在2024年OC宣布将退出玻纤复材业务,只保留湿法毡(建材)业务的同时,其宣布以39.0亿美元收购Masonite公司(主要业务是建筑门窗及系统解决方案)。一卖一买,显示出OC集团这十年来业务结构最重大的战略调整。印度Praana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印度孟买的多元化企业,运营着多个主要服务于工业部门的公司,通过其子公司3B Fibreglass运营玻璃纤维业务。1966年美国欧文斯·科宁公司在比利时巴蒂斯建立其第一个欧洲工厂。2007年欧文斯·科宁公司与圣戈班集团将双方的增强材料和复合材料业务合并成为一个新公司,称为Owens Corning-Vetrotex增强材料公司(OCV)。2008年国际投资公司Platinum Equity从OCV收购了上述两个工厂,成立了3B玻纤公司。2012年,印度Braj Binani集团收购3B。2022年,3B归属一家与Artek Surfin化学公司相关联的集团公司。3B总部位于比利时,下辖三个工厂和一个研发中心。工厂分别位于比利时巴蒂斯、挪威比克兰和印度果阿。研发中心位于比利时巴蒂斯工厂附近,从事玻璃配方、工艺过程、漏板、浸润剂和制造技术的研发和优化。随着OC玻璃纤维业务的并入,在国际市场上,印度将成为中国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边OC剥离了玻璃纤维业务,而国内玻纤新玩家却玩得不亦乐乎,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一年又会出现2个新玩家点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