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星浩宇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四川星浩宇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SICHUAN XINGHAOYU COMPOSITE MATERIALS CO., LTD

服务热线:

13990515959

新闻动态


————

2024年我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达到 756 万吨,同比增长 4.6%
来源:中国玻璃纤维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63天前 | 12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4年我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756万吨,同比增长4.6%,连续两年低速增长。行业正从“内卷式”恶性竞争中走出,骨干企业开展产能调控和产品结构优化。下游应用市场规模有长期成长性,传统市场需求稳定,新兴市场逐步成长。池窑方面,2024年总产量726万吨,同比增长5.7%,行业深度实施产能调控和产品结构优化,在产产能温和增长,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等下降,主流产品多元化,年底在产总产能约735万吨。球窑及坩埚纱方面,2024年拉丝用玻璃球产量60.8万吨,同比下降28.6%,通道及坩埚纱总产量约29.1万吨,坩埚纱产量降幅超30%,通道纱增长,受房地产影响,不少中小坩埚拉丝企业发展困境。电熔窑方面,2024年产量约1.1万吨,与2023年基本持平,部分高端市场需求升温,电熔窑产线和产能增长。玻璃纤维制品方面,电子用玻璃纤维毡布制品2024年产量80.9万吨,同比增长2.7%,市场平稳,电子消费市场回暖带动需求增长,高端应用科技创新推动产能调控和产品结构优化;工业用玻璃纤维毡布制品2024年产量66.7万吨,同比下降10.3%,建筑与基建领域需求低迷,安全防护用外贸出口和国内市场升温;增强用玻纤毡布制品及玻纤增强塑料制品2024年普通热固直接纱等产量可观,玻纤增强塑料制品总产量750万吨,同比增长11.6%,风电、汽车等市场需求增长带动其产量增速较快,新市场成长为行业提供新空间。
玻璃纤维纱


2024年我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达到 756 万吨,同比增长 4.6%,连续两年保持低速增长。低速增长的背后,是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阶段,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内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竞争后,正逐步从“ 内卷式 ”恶性竞争漩涡中走出来。骨干企业积极主动应对行业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开展产能调控和产品结构优化。与此同时,作为战略性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玻璃纤维下游应用市场规模仍具备长期成长性,传统市场中汽车、风电、电子等规模化市场需求稳定,光伏新能源、安全防护、海洋开发、智慧物流、绿色建材等新兴市场正在逐步成长。

image.png

图 1  2011年以来我国玻璃纤维纱产量及变化趋势图

池窑方面,2024年我国池窑纱总产量达到 726 万吨,同比增长 5.7%。2023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部分新兴行业存在着重复布局和“内卷式 ”竞争。2024年 7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 ”恶性竞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竞争后,中国玻璃纤维行业正逐步从“ 内卷式 ”恶性竞争漩涡中走出来。经统计,继 2023 年全国累计有 11 条池窑生产线关停或停产冷修后,2024 年又有 9 条玻璃纤维池窑生产线实施关停或冷修停产,同期有 10 条玻璃纤维池窑新建或冷修项目建成投产,全行业深度实施产能调控和产品结构优化,行业整体在产产能规模保持温和增长的同时,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碳足迹水平等整体持续下降,主流产品种类也日趋多元化。截止到 2024 年 12 月底,国内玻璃纤维池窑在产总产能约为 735 万吨。

image.png

图 2  2011年以来我国玻璃纤维池窑纱产量及其占比趋势图

球窑及坩埚纱方面,2024 年国内拉丝用玻璃球产量为 60.8 万吨, 同比下降 28.6%,其中:中碱球产量为 53.5 万吨,同比下降 26.9%, 无碱球产量 7.2 万吨,同比下降 33.9%,两者均出现较大降幅。通道及坩埚纱总产量约为 29.1 万吨,其中各类坩埚纱产量下降幅度均超过 30%,但通道纱产量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尤其受房地产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影响,建筑用玻纤网格布细分市场需求明显收缩和低价竞争进一步恶化,不少中小坩埚拉丝生产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此外在电熔窑方面,2024 年我国电熔窑玻纤纱总产量约为 1.1 万吨。虽然总体产量规模与 2023 年基本持平,但随着安全防护、电子通讯等部分高端市场需求逐步升温,单线产能规模在几千吨级的电熔窑产线数量和整体产能规模正在不断增长。
玻璃纤维制品


(1)电子用玻璃纤维毡布制品

2024 年我国玻璃纤维电子纱总产量为 80.9 万吨, 同比增长 2.7%,国内电子用玻璃纤维毡布制品表观消费量约为 74.3 万吨,市场整体表现相对平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 年我国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同比增长 2.7%,移动通信手持机产量同比增长 7.8%,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同比增长 12.3%,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电脑、 手机、家电等电子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带动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与此同时,随着 AI、5G 及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新一代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的普及,尤其在高导热、轻薄化等高端应用领域的科技创新,正在逐步推动电子用玻纤及制品产能有序调控和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工业用玻璃纤维毡布制品

2024 年我国玻璃纤维工业纱总产量为 66.7 万吨, 同比下降 10.3%,国内工业用玻璃纤维毡布制品表观消费量约为 42.1 万吨,具体到各细分市场表现,则是冰火两重天。建筑与基建领域用玻璃纤维毡布制品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 年 1-12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同比下降 10.6%,其中住宅类投资总额同比下降 10.5%,建筑保温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市场下滑明显,很多企业陷入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与此同时,受国外夏威夷大火等事件影响, 安全防护用玻璃纤维毡布制品外贸出口需求快速增长,同时国内市场也在逐步升温,新能源汽车用控火毯、危化品存储用隔离毯等各类生产生活用应急消防新产品逐步走向市场。

(3)增强用玻纤毡布制品及玻纤增强塑料制品

2024我国玻璃纤维普通热固直接纱、合股纱、高模量纱和热塑纱总产量分别达到 278.5 万吨、74.6 万吨、87.0 万吨和 168.4 万吨,国内热固增强用玻璃纤维纱表观消费约为 309.8 万吨,热塑增强用玻璃纤维纱表观消费量约为 137.9 万吨。

图片

图 3:玻璃纤维及其制品


2024年我国玻纤增强塑料制品总产量约为 750 万吨,同比增长11.6%。其中:玻纤增强热固类塑料制品总产量约为 364 万吨,同比增长 13.0%;玻纤增强热塑类塑料制品总产量约为 386 万吨,同比增长 10.3%。依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数据, 2024 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 87GW,增长9.6%。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汽车产量为 3156 万辆,同比增长 4.8%,其中新能源汽车为 1316.8 万辆,同比增长 38.7%。在风电、汽车、家电等主要市场需求稳步增长的带动下,各类玻纤增强塑料制品产量仍保持较快增速。同时,近年来随着无机连续纤维行业新动能新优势塑造和新应用新赛道培育,光伏、储能、低空经济及智慧物流、海洋开发、绿色建材等新市场不断成长,为行业后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

image.png

图 4:2011年以来我国玻纤增强塑料制品产量及增速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