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全球总产量持续攀升,在风电领域需求爆发式增长,2024年我国风电用玻纤复合材料消费量同比增18.7%,占比32.4%。技术上兆瓦级风机叶片大型化对玻纤性能要求提高,企业创新工艺提升性能、降低成本。政策刺激玻纤市场需求,风电平价上网使行业竞争转向技术创新,龙头企业加速研发新一代材料。国内玻璃纤维行业市场规模上升,2024年产量达756万吨,但人均消费量低、制品中低档居多、下游分散,应用市场广阔。风电领域在政策和技术推动下发展良好,未来前景广阔,成本优势明显,进入“降本 - 增需”循环,今年市场需求加速释放。国内风电行业迈入良性发展新阶段,带动玻纤市场需求增长。
近年来,随着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深度渗透,其全球总产量持续攀升。特别是在风电领域,受 "双碳" 战略目标驱动及风电产业技术迭代升级的双重影响,玻璃纤维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风电用玻纤复合材料消费量同比增长18.7%,占玻纤总消费量的32.4%,较2020年提升12个百分点。
在技术层面,兆瓦级风机叶片大型化趋势显著,10MW 以上机型叶片长度已突破 120 米,对玻纤复合材料的强度、韧性及耐候性提出更高要求。企业通过开发多轴向经编增强材料、混杂纤维体系等创新工艺,使叶片用复合材料性能提升 40% 以上,成本降低 25%。政策方面,国家发改委《"十四五" 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提出 2025 年风电装机容量达 4.5 亿千瓦目标,叠加地方政府对海上风电项目的电价补贴政策,进一步刺激了玻纤市场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风电平价上网全面实现,行业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创新驱动。龙头企业正加速布局新一代玻纤增强材料研发,如中国巨石研发的 E9 超高模量玻纤已实现量产,其拉伸强度较传统材料提升 35%,可满足 15MW 级以上风机叶片制造需求,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二十一世纪被称为新材料世纪,新材料已成为全球经济迅速增长的源动力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焦点。在新材料发展与应用中,复合材料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众多复合材料类别中,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又被称为玻璃钢)市场占比最高,发展最成熟,已经广泛应用于军工及民用各领域。目前,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已经在国内风电、化工储罐、输水管道、电器绝缘、船艇、冷却塔、卫浴等领域获得较大规模应用市场。近年来,国内玻璃纤维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不断上升趋势。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我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达到 756 万吨,同比增长 4.6%。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人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消费量仍然偏低,中低档制品居多,下游市场分散。随着新能源、交通运输、建材、环保、航空和国防等行业的发展和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玻纤复材应用市场广阔。具体到风电领域,近年来在政府部门产业政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国内风电产业整体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在“碳达峰、碳中和”新能源发展战略指引下,国家陆续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和规划纲要,进一步细化和落实风电等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比如202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风电行业未来前景广阔。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2022年以来,陆上风电度电成本相比火电已有相对明显的优势,已基本具备平价上网条件,进入“降本-增需”的良性循环,产业链进一步降价幅度可控。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0-2024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71.67GW、47.57GW、37.63GW、75.90GW、79.82GW。而今年,风电市场需求继续加速释放,预计将从2024年近80GW保守增加至120GW,单位GW风电装机所需玻纤用量1万吨左右,增量空间值得期待!国内风电行业正迈入良性发展新阶段,旺盛的能源结构调整需求叠加技术进步驱动下的持续降本提效,成为风电行业良性发展的长期逻辑。综上,近年来,玻璃纤维产品在新能源、化工、船舶、汽车、电子电气、建筑材料等领域广泛应用,玻纤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不断上升趋势。在国内产业政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风电行业正迈入良性发展轨道,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带动玻纤市场需求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