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星浩宇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四川星浩宇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SICHUAN XINGHAOYU COMPOSITE MATERIALS CO., LTD

服务热线:

13990515959

新闻动态


————

美国加征巨额关税对中国玻纤出口影响几何?玻纤企业如何应对?
来源:中国玻璃纤维 |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25天前 | 68 次浏览 | 分享到:
美国对华加征34%对等关税冲击我国玻纤出口,我国玻纤出口业务占比高且美国是主要出口国之一,加征关税增加成本压缩利润,使产品失去价格优势。不过美国或免除建材产品关税征收,影响有望减弱。全球玻纤龙头中国巨石海外产能布局多,美国本土产能优势凸显,受加征关税影响较小。中国玻纤企业应对策略包括优化海外产能布局,如调配海外工厂产能、加速全球化扩张;调整市场结构,深耕国内与新兴市场、强化区域贸易协定红利;技术升级与产品结构优化,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构建差异化壁垒;供应链与成本控制,建立弹性供应链、数字化管理降本增效;政策与合规应对,利用政策缓冲期、防范法律与贸易风险。通过策略组合可对冲关税冲击,龙头企业或扩大份额,中小企业可转型突围。
近日,美国对华加征34%对等关税,我国玻纤出口将受到冲击。美国对我国商品加征34%关税,将冲击我国出口关联度高的行业及企业。在我国建材产品中,玻璃纤维出口业务占比较高,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总量占国内玻纤纱总产量(756万吨)的26.75%;从玻纤出口地区来看,美国是我国玻璃纤维主要出口国家之一,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4年我国玻璃纤维出口总量为211.88万吨,其中出口美国24.57万吨,占比为11.60%;出口总额为30.29亿美元,其中出口美国4.05亿美元,占比为13.37%。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将大幅增加我国玻璃纤维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直接压缩了我国玻纤企业的出口利润,此外,即使将成本压力通过提价传导到下游消费者,我国玻纤产品在美国市场也将失去价格竞争优势,最终丢失美国市场份额。在此背景下,海外产能布局多、尤其是在美国本土进行产能布局的玻纤企业竞争优势显现。

图片
美国或将免除建材产品关税征收,对玻纤出口影响有望减弱。根据财联社1月25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加州发表讲话时表示,“考虑”未来3年内不征收建筑材料关税。玻璃纤维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常作为增强材料与水泥、石膏等材料混合,制成增强建材产品,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此外,还可作为保温隔热材料用于建筑物的保温隔热层等,是典型的建材产品。如后续美国免除对建筑材料关税的征收,则加征关税对我国玻璃纤维出口美国的影响较小,需关注豁免关税的建筑材料品类,以及建材产品关税豁免是否有国家地区差异。
全球玻纤龙头企业,美国本土产能布局优势凸显。中国巨石是我国玻璃纤维龙头企业,目前该公司产能规模全球第一,海外销售占总销量的比例为35%左右,拥有美国南卡、埃及苏伊士两大海外生产基地,海外产能共计45.6万吨/年,其中美国产能为9.6万吨/年。相较于国内其他玻纤企业来说,预计中国巨石海外销售情况受美国增加关税影响较小,该公司可发挥其美国生产基地优势,提升美国市场份额。

中国玻璃纤维企业应对美国加征34%关税的策略

一、优化海外产能布局

  1. 发挥本土化生产优势

    • 已在美国、埃及等地区建立生产基地的企业(如中国巨石),可优先调配海外工厂产能供应美国市场,避免直接出口的高关税冲击‌
    • 加快现有海外工厂的产能爬坡,通过技术升级提升美国本土供应链效率,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
  2. 加速全球化产能扩张

    • 未布局海外产能的企业可考虑与RCEP成员国(如东南亚)合作建厂,利用区域贸易协定降低关税成本‌
    • 探索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结合当地资源与政策红利布局新产能,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二、调整市场结构

  1. 深耕国内市场与新兴市场

    • 依托国内新能源、基建等领域需求增长,扩大光伏、风电用玻纤产品占比,降低对美出口依赖‌
    • 通过“一带一路”合作开拓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
  2. 强化区域贸易协定红利

    • 优先通过RCEP框架(覆盖东盟、日韩等)扩大出口,目前RCEP区域内贸易量已突破6万亿美元,可替代部分美国市场份额‌

三、技术升级与产品结构优化

  1. 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 加大高性能玻纤(如5G通讯、航空航天用玻纤)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壁垒提升议价能力,抵消关税成本压力‌
    • 推进智能化生产改造,降低单位能耗与人力成本,提升利润率‌
  2. 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

    • 针对美国市场需求定制特种玻纤产品(如汽车轻量化材料),利用技术优势维持客户黏性‌

四、供应链与成本控制

  1. 建立弹性供应链体系

    优化物流路径,通过中欧班列、东南亚陆海通道等多元化运输方式降低物流成本‌。

  2. 数字化管理降本增效

    • 引入智能投流系统精准匹配客户需求,降低获客成本;利用ERP系统实时测算关税影响,动态调整定价策略‌。

五、政策与合规应对

  1. 利用政策缓冲期调整策略

    • 关注中国对美反制措施,结合6天关税缓冲期完成订单优先级调整‌
    • 积极申请出口退税、保税区暂存等政策支持,减少现金流压力‌
  2. 防范法律与贸易风险

    • 建立合规团队应对美国反倾销调查,完善原产地证明、贸易数据追溯体系,避免次级制裁。

通过以上策略组合,中国玻纤企业可有效对冲关税冲击,同时借机优化全球布局、提升产业链韧性。龙头企业(如中国巨石)凭借先发优势或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而中小企业可通过技术升级与市场多元化实现转型突围‌。(来源:中国银河、DeepSeek)